新闻中心

专业诚信、团结创新、共享发展

一线调研:均胜电子车联业务发展路径渐清 激光雷达预计年内量产

2021-03-16

为寻求差异化竞争,国内“造车新势力”推进自动驾驶可谓不遗余力,受此影响,一批上游供应商也加快了布局, 自动驾驶相关产品预计在未来1-2年拉开量产序幕。

preh_produkte_carconnect_content官网使用.jpg

在这轮浪潮中,老牌Tier1均胜电子动作较快,借由车联业务主体均联智行已完成了对5G-V2X和激光雷达的布局,相关产品预计在今年内实现量产,意味着公司智能车联业务发展路径逐渐清晰。

近日,财联社记者前往均胜电子位于浙江宁波的总部,对其车联业务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均联智行副总裁陆海涛表示:“智能汽车产业链非常长, 均联智行为客户提供整车级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主要围绕车辆智能驾驶和智能驾舱的硬件控制器及软件算法服务,融合感知层和执行层。”

推动激光雷达产业化

未来1年内,均联智行将有多个项目陆续落地。据公开信息,首个5G-V2X产品将装备在华人运通旗下高合HiPhi1上于今年正式上市,公司还将向蔚来供应5G-V2X和激光雷达,两款产品将率先部署在蔚来ET7上,考虑到ET7将在2021年Q1上市,均联智行预计需在今年内完成量产。

据了解,此次供应蔚来的激光雷达产品为均联智行和激光雷达制造商图达通联合研发。

陆海涛接受财联社记者调研时表示,公司于2020年年中开始接触图达通,因双方优势互补明显,很快敲定合作:“图达通的300线激光雷达技术处于领先水平,而均联智行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未来量产的成本和质损率都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

当前,车用激光雷达领域仍以96线、128线产品为主。禾赛科技招股书显示,激光雷达的线数一般指激光雷达垂直方向上的测量线的数量,对于一定的角度范围,线数越多代表角度分辨率越高,对目标物的细节分辨能力越强。

陆海涛告诉财联社记者:“汽车高速行驶时对激光雷达的要求很高,图达通的300线激光雷达技术,可探测420-500米的距离,基本能适应各种驾驶情况。”

除厂商自身技术的稳定性外,影响激光雷达量产的障碍主要在于:1、成本高;2、难达到车规要求。早年,激光雷达动辄上千美元的售价让其难以进入主流乘用车厂视野,多只能用于实验性测试中,但随着近年产品造价逐渐降至几百美元区间,大规模商用逐渐成为可能。

对于新款激光雷达的造价,陆海涛回应不便透露,他强调不同于一辆车配备多套激光雷达的常规方案,此次量产的激光雷达单车只需配备1套,而且有更高的集成度和算法优化来降低成本。

激光雷达 官网使用.jpg

5条产品线和4类客户群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围绕前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均联智行共有智能驾舱、智能驾驶、V2X、软件和云服务5条产品线,以此服务4类主要客户群。

陆海涛表示,公司客户可大致分为四类,各对应有不同的需求。其中,海外整车厂可以帮助公司产品实现产业化,做大规模;“造车新势力”节奏较快而且对新技术接受度高,可以率先实现前沿技术落地;国内整车厂主要使用成熟的解决方案,此外,公司还为各类出行服务商提供产品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除蔚来,小鹏也宣布将在2021年新车型上使用激光雷达,显示出国内造车新势力对“新卖点”的强烈渴望。对此,陆海涛表示:“国内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新势力造车的推动,使得原先需要5-6年才可能产业化的产品,在2-3年内就实现量产。”

2020年中报显示,均胜电子营收结构可分为四部分,其中,汽车安全营收占比约72%,紧随其后的是汽车电子,对营收的贡献约为15%,智能车联和功能件营收规模接近,合计贡献剩余约13%的营收。

当前汽车产业链仍以整车厂为核心,在此背景下,优质客户拓展是资本市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董秘喻凯告诉财联社记者,新兴汽车科技在中国落地较快,公司2020年全球新增订单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区,“造车新势力”的订单比重也不断上升。天风证券报告指出,均胜电子推进全球整合与产能爬坡,汽车安全业务利润率有望逐季改善,此外,公司加速车联网和新能源领域扩展,持续斩获大额新订单,在车载智能时代有望占据一定战略优势。